一个词:平台态度。拆解开来就是三个要点:我知道你要什么、我知道我有什么、你要的就是我有的

时间:2023-05-09 来源:

那作用到底是什么?

一个词:平台态度。拆解开来就是三个要点:我知道你要什么、我知道我有什么、你要的就是我有的。

所谓的“我知道你要什么”,是基于现有的金融产品,对产品分类、风险和收益揭示和选品策略都做清晰的呈现。比如在某宝上,你会看到基金被分为“灵活”、“稳健”、“进阶”这样的分类,进而以此为基础,结合保险产品,包装了“三笔钱”的场景。浅度用户看到的是三个分类可以对应到自己的不同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偏好;深度用户看到的是人生要管好三笔钱,配置要均衡,各取所需。

“我知道我有什么”,底层包含的是平台的选品策略,比如X选、XX之选,借由投研团队的能力,为用户进行筛选和把关,尽可能追求收益可预期、回撤可控制、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当然,实现程度如何就要看大家各自的感受了)。在展现层上,通过基金标签(如跑赢偏股基/历史屡创新高/高夏普比率等)、图形化展示(如对固收+基金采用分成两种颜色的金字塔进行展示)这一类方式,让用户直观快速地获取有效信息。

“你要的就是我有的”,就是将用户预期与产品特性进行匹配的结果。比如进入某宝的进阶理财频道,可以看到头部有四张大卡在轮播:想理财又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选基?想进一步降低风险?想追求更稳定超额收益?——一张卡片对应一类产品,一类产品对应用户的一种投资诉求。这种频道的开设、频道内货架的设计模式,都是建立在对海量用户投资需求的理解和把握上的。

货架的设计和运营,真的是很见产品、运营的功力的,同时对于底层的投研能力、系统建设能力和数据驱动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即便自己当前公司暂时做不到,光是多看多了解这些头部平台的做法,相信都会有很多心得和感悟。

有关榜单的内容,在本文就不展开了,详细说的话,都可以单独写一篇了。

接下来进入第二部分,消解用户疑虑。

二、消解用户疑虑

如何消解用户疑虑,核心是产品的属性逻辑,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what)。

上一部分“承接用户期望”的工作,大多数三方平台和银行其实做得都不好,从根儿上说,就是既不懂用户,也不懂产品。如何做到“懂用户”,在我过往的文章里已经说了很多了,今天就稍微展开说一下“懂产品”这件事。

“懂产品”这个点,可以往两个方向来分拆:产品经理基分拆重构产品逻辑、用户顺着产品逻辑理解和操作。前者就像在苏州园林里用手头的材料设计假山和小路,后者就是激发游客的兴趣,顺着路进行探索和观赏。

首先说分拆重构产品逻辑。

这里要说一下为什么要重构。从最原始的信息来看,基金的公告和定期报告中,已经包含了完整的基金信息和数据报表,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阅读这种纯文字+数据表的内容既困难,效率也很低,除了专业投研人员外,大多数人看到之后都会望而却步(事实上即便是万得这样的专业机构,都在不断优化基金详情页的阅读体验)。于是就需要销售机构进行摘要和视觉化呈现,之前银行网点常用的基金单页、互联网平台的基金产品详情页,都是这样的产品。

这件事大家都能做,但要做好却不容易。它需要基于基金研究的框架进行进行搭建,并根据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进行筛选和排序,最后用阅读体验更加友好的图文结合方式进行展现。

而基金分类和研究的维度又有很多,没有特别统一的标准,最近凑巧看到华泰金工的一篇报告,里面用到的《主动权益基金投资研究框架》跟我过往工作使用的方法比较匹配,采用的是一套四维三级的指标体系。从基金业绩、持仓分析、基金经理能力和可投资性切入,我认为这就是产品经理进行逻辑重构的基石。

全国统一热线

4000-163-301

联系在线客服
一个词:平台态度。拆解开来就是三个要点:我知道你要什么、我知道我有什么、你要的就是我有的 最新资讯 一个词:平台态度。拆解开来就是三个要点:我知道你要什么、我知道我有什么、你要的就是我有的 相关资讯

一个词:平台态度。拆解开来就是三个要点:我知道你要什么、我知道我有什么、你要的就是我有的

时间:2023-05-09 来源:

那作用到底是什么?

一个词:平台态度。拆解开来就是三个要点:我知道你要什么、我知道我有什么、你要的就是我有的。

所谓的“我知道你要什么”,是基于现有的金融产品,对产品分类、风险和收益揭示和选品策略都做清晰的呈现。比如在某宝上,你会看到基金被分为“灵活”、“稳健”、“进阶”这样的分类,进而以此为基础,结合保险产品,包装了“三笔钱”的场景。浅度用户看到的是三个分类可以对应到自己的不同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偏好;深度用户看到的是人生要管好三笔钱,配置要均衡,各取所需。

“我知道我有什么”,底层包含的是平台的选品策略,比如X选、XX之选,借由投研团队的能力,为用户进行筛选和把关,尽可能追求收益可预期、回撤可控制、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当然,实现程度如何就要看大家各自的感受了)。在展现层上,通过基金标签(如跑赢偏股基/历史屡创新高/高夏普比率等)、图形化展示(如对固收+基金采用分成两种颜色的金字塔进行展示)这一类方式,让用户直观快速地获取有效信息。

“你要的就是我有的”,就是将用户预期与产品特性进行匹配的结果。比如进入某宝的进阶理财频道,可以看到头部有四张大卡在轮播:想理财又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选基?想进一步降低风险?想追求更稳定超额收益?——一张卡片对应一类产品,一类产品对应用户的一种投资诉求。这种频道的开设、频道内货架的设计模式,都是建立在对海量用户投资需求的理解和把握上的。

货架的设计和运营,真的是很见产品、运营的功力的,同时对于底层的投研能力、系统建设能力和数据驱动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即便自己当前公司暂时做不到,光是多看多了解这些头部平台的做法,相信都会有很多心得和感悟。

有关榜单的内容,在本文就不展开了,详细说的话,都可以单独写一篇了。

接下来进入第二部分,消解用户疑虑。

二、消解用户疑虑

如何消解用户疑虑,核心是产品的属性逻辑,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what)。

上一部分“承接用户期望”的工作,大多数三方平台和银行其实做得都不好,从根儿上说,就是既不懂用户,也不懂产品。如何做到“懂用户”,在我过往的文章里已经说了很多了,今天就稍微展开说一下“懂产品”这件事。

“懂产品”这个点,可以往两个方向来分拆:产品经理基分拆重构产品逻辑、用户顺着产品逻辑理解和操作。前者就像在苏州园林里用手头的材料设计假山和小路,后者就是激发游客的兴趣,顺着路进行探索和观赏。

首先说分拆重构产品逻辑。

这里要说一下为什么要重构。从最原始的信息来看,基金的公告和定期报告中,已经包含了完整的基金信息和数据报表,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阅读这种纯文字+数据表的内容既困难,效率也很低,除了专业投研人员外,大多数人看到之后都会望而却步(事实上即便是万得这样的专业机构,都在不断优化基金详情页的阅读体验)。于是就需要销售机构进行摘要和视觉化呈现,之前银行网点常用的基金单页、互联网平台的基金产品详情页,都是这样的产品。

这件事大家都能做,但要做好却不容易。它需要基于基金研究的框架进行进行搭建,并根据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进行筛选和排序,最后用阅读体验更加友好的图文结合方式进行展现。

而基金分类和研究的维度又有很多,没有特别统一的标准,最近凑巧看到华泰金工的一篇报告,里面用到的《主动权益基金投资研究框架》跟我过往工作使用的方法比较匹配,采用的是一套四维三级的指标体系。从基金业绩、持仓分析、基金经理能力和可投资性切入,我认为这就是产品经理进行逻辑重构的基石。

美妆加盟美妆店加盟美容加盟美容院加盟美容店加盟

立即投放